德意志银行中国债务资本市场主管方中睿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两年德银中国在牌照申请、业务能力搭建和团队建设上大量投入,未来还会持续。“我们看好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与结构转型的机遇,对中国业务非常有信心。”
马来西亚沙巴州媒体团成员在芦笛岩用手机记录大自然的瑰丽。
游漓江、参观桂林市融媒体中心、探索鸡窝渡村……8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驻哥打基纳巴卢总领馆组织的马来西亚沙巴州媒体团参访桂林,从文旅资源挖掘探索到媒体融合发展互鉴,再到乡村振兴经验交流,媒体团一行在领略桂林山水风光与人文底蕴的同时,希望加强与桂林在媒体等多领域的合作,共同讲好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友谊故事。
在象鼻山、芦笛岩打卡拍照,在独秀峰·王城景区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府秘拓、感受桂林文脉传承,前往桂林博物馆了解桂林风情与城市发展,一路走来,媒体团一行忙着记录所见所闻所感。
“桂林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让人为之震惊。大自然的力量也令人惊叹,其吸引力不只是桂林的地理环境,喀斯特地貌,壮观的岩石,还有这里的故事、人民和食物,我们希望更好地了解桂林。”马来西亚广播电视台(Radio Televisyen Malaysia)新闻时事主任莫哈默·巴巴告诉记者,他了解到今年到桂林的马来西亚游客超过5万人次,“在马来人的角度讲,他们想看自然美景,桂林正是这样一个地方,非常有吸引力”。
“我觉得桂林超棒,不仅拥有优美如画的自然风景,还具有城市生活的便利,可以说桂林在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取得了完美平衡。”马来邮报(The Malay Mail Online)记者陈怡玲说。
媒体是促进国与国之间友好交流和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今年是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在参访期间,媒体团来到了桂林市融媒体中心,了解桂林主流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探索深化桂林市与沙巴州友好关系的宣传方向。
“我看到我们在工作性质以及设备上有相似之处。桂林市融媒体中心设备齐全,这些设备可以追踪记者、记录故事,这对于新闻报道很有利。”莫哈默·巴巴和媒体团其他成员一路仔细参观了解5G+4K超高清转播车、演播厅、新闻演播室等设施设备,不时询问新闻采编工作情况。在他看来,交换两地新闻,宣传彼此旅游文化,让更多人知道两地的同与不同,将是两地媒体开展合作的切入点。
了解到桂林在全国率先成立地级市国际融媒体中心,将“编辑部端口”前移美国纽约曼哈顿,且在海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拥有30万粉丝,总曝光量超1.2亿,圈粉一众海内外各界知名人士后,马来西亚《诗华日报》新闻编辑赵劲珺为桂林国际传播体系建设成效点赞,并表示,桂林和沙巴州可以互传共享文旅方面的影像照片素材,在媒体平台上进行推广,让两地旅游热起来。
阳朔是媒体团此行考察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作为桂林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今年上半年,阳朔县接待入境游客14.99万人次,同比增长709.69%。媒体团一行乘船沿漓江来到阳朔,参访西街、观看“桂林经典”《印象·刘三姐》,其中,鸡窝渡村所展现的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情况给媒体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看到这里(鸡窝渡村)让村民都能通过旅游产业获得收入,我觉得这非常好,尽管我们的乡村旅游并没有阳朔发达,但这种模式值得借鉴。”赵劲珺说。陈怡玲也高度赞同阳朔通过发展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模式,她说:“这种发展方式充分利用了上天给予的自然财富,却不会破坏环境,我十分钦佩。很高兴看到大家在这里享受大自然,我认为这是值得其他国家或者乡村地区学习的。”
交流互通,互鉴前行。据了解,当前中马双方互免签证政策为双方人员往来和民间交流提供了极大便利,尤其对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显著。此外,对于东盟国家(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旅游团,可由桂林机场口岸免办签证入境出境,活动范围为广西桂林市行政区域,停留时间不超过144小时。而随着桂林与马来西亚及其他东盟国家的交往互动持续深入,借助各国媒体的宣传力量,桂林将成为更多国际游客的“诗和远方”。
来源: 桂林日报炒股配资业务
沙巴州马来西亚鸡窝渡村桂林媒体团发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